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经济管理] 如何活用行為經濟學

25 0
发表于 2025-2-11 19:41: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如何活用行為經濟學:解讀人性,運用推力,引導人們做出更好的行為,設計出更有效的政策
1ad5ad6eddc451da33ac2fbaa6fd5266d016320c.jpg
内容简介:

日本亞馬遜網站經濟類書第1名!

解決個人的煩惱,設計出更好的公共政策,鑰匙就在這裡!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獎理論——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確實是很有趣而實用的一門知識,因為它正視了我們不理性的一面!

本書教我們如何使用「推力」(nudge),來確保人們既有選擇的自由,還能做出更好的決定,或引導出更好的行為

經濟學的傳統假設是,人們都是「經濟人」(homo economicus)——他們是自利的,擁有很強的計算能力,能運用所有已知的資訊,合乎邏輯地做出決定。

然而從1980年代開始,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指出,人類其實有各式各樣的偏誤(bias),因此人的行為並不總是合乎邏輯,經濟人的假設是有破綻的。而這些反常的、不合邏輯的行為,反映出人類的心理傾向,就成為行為經濟學的探討主題。

例如,大家都認為應該要儲蓄,為老後的生活做好準備,但實際上通常做不到;期限內必須完成的家庭作業、或是工作,常常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做;又例如,訂下了減重的計畫,但是往往堅持不下去,很快破功……這些都是典型的行為經濟學的特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這本書將介紹最重要的行為經濟學的觀念:

1. 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包括確定性效應、損失趨避、框架效應等

2. 現在偏誤(present bias):人們習於拖延該做的事

3. 社會偏好(social preferences):人們會受到他人的效用或行為的影響

4. 捷思法(heuristic):面對不熟悉的問題,人們往往會根據個人的經驗法則,用直覺推論方式去做出決策。

由於人的這種心理、行為的特性,行為經濟學不使用金錢的誘因或懲罰的手段,而是透過「推力」的設計(例如運用承諾機制、社會規範、同儕效應、人的規避損失的心理、利用基本設定值、強調互惠性等等),可以引導人們做出更好的行為,特別是在個人工作及生活上、健康醫療、公共政策等領域,本書會介紹一些應用的實例,可以反思,如何將這些想法運用在自己切身的問題上,更有利於自身的發展與決定,也能在政策推展上更有效果。

作者简介:

大竹文雄

1961年生於京都府。1983年京都大學經濟系畢業,1985年大阪大學經濟系博士班前期課程修畢,1996年大阪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大阪大學社會經濟研究所教授等職,現任大阪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教授。專攻行為經濟學、勞動經濟學。

著作包括:《日本之不平等》(獲得2005年日經經濟圖書文化獎、2005年三多利學藝獎、2005年經濟學人獎),其他尚有《經濟學的思考之道》、《競爭與公平感》、《競爭社會的自處之道》、《精進經濟學的感知》、《醫療前線的行為經濟學》等。

他榮獲2006年日本經濟學會石川賞、2008年日本學士院賞。

譯者簡介

陳正芬

專職譯者,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會計碩士。譯有《QBQ!問題背後的問題》、《奢華,正在流行》、《C型人生》、《假如你明天當上主管》、《用心飲食》、《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定價思考術》、《發現你的經濟天才》、《你的錢,為什麼變薄了》、《關懷的力量》、《改變世界的九大演算法》、《西方文明的崩潰》、《個體經濟學 入門的入門》等。

如何活用行為經濟學 电子书下载:


夸克网盘UC网盘
微信 支付宝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打赏作者!

免责声明

本社区仅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帖子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不代表社区立场。用户对发布内容负全责,包括版权、隐私、诽谤等,社区不承担因使用社区内容导致的损失。禁止发布侵权、隐私信息,发现侵权请联系我们。社区不负责第三方内容,用户因访问第三方内容产生的损失,社区不担责。用户须遵守规则和法律,不得发布违法、不当内容,违规内容将被删除。发表帖子即同意本声明,不同意请勿发帖。


特别提醒: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请广大用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本社区运营团队

联系我们: 如有疑问或发现违规行为,请联系管理员:kefu@foxccs.com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foxccs@qq.com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
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 QQ交流群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4-2025 九歌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官方QQ交流群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