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人文社科] 语言、经验与哲学:埃德蒙德·胡塞尔研究文集

23 0
发表于 2025-2-12 19:44: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s34678685.jpg
内容简介:

本书所汇集的鲁道夫·贝耐特教授的十二篇文章,一方面以胡塞尔自己的理论脉络为横轴,既涵盖胡塞尔现象学方法及其知识论理论性质,也广泛涉及胡塞尔所分析的不同类型现象以及意向性经验构成。另一方面,本文集也把贝耐特先生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作为纵轴,尝试整体性和系统性展示他的研究特征和理论发展。本文集绝大多数文章最初都以德文或法文出版,除了语言带来的理解障碍,很多文章篇目因出版已久现今并不容易觅得。因此,这本文集不仅能使中文读者从中管窥胡塞尔现象学问题域的丰富性和开放性,而且有机会领略世界顶级现象学研究的风范和神韵。以胡塞尔的现象学核心理论与概念为轴心,贝耐特教授分别就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符号理论、意义现象、逻辑与真理、有限与无限、时间现象学、想象、肉身、现象学还原等胡塞尔现象学中关键的理论问题展开讨论,既反映了贝耐特教授在胡塞尔现象学研究以及整个现象学论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又展示了现象学理论研究在当代哲学探索中的理论现实性、活跃性和开放性。

作者简介:

[比]鲁道夫·贝耐特(Rudolf Bernet)教授是蜚声世界的胡塞尔研究者和当代著名现象学家,长期任教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系,曾长期担任鲁汶大学胡塞尔档案馆馆长,德国现象学研究协会主席。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现象学、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近代早期哲学传统,而他的著作更 是被视为当今国际学界胡塞尔哲学诠释和研究的标准性和标志性理论成果。

选编者简介:

刘哲,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专长于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和法国现象学、心灵哲学和主体性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译者简介:

温雪,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访学于鲁汶大学。

黄笛,哲学博士(鲁汶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准聘副教授,鲁汶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方向为现象学与现当代欧陆哲学。

蔡文菁,哲学博士(哥本哈根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深耕于欧洲大陆哲学与现象学的研究。

语言、经验与哲学电子书下载:

夸克网盘UC网盘
微信 支付宝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打赏作者!

免责声明

本社区仅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帖子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不代表社区立场。用户对发布内容负全责,包括版权、隐私、诽谤等,社区不承担因使用社区内容导致的损失。禁止发布侵权、隐私信息,发现侵权请联系我们。社区不负责第三方内容,用户因访问第三方内容产生的损失,社区不担责。用户须遵守规则和法律,不得发布违法、不当内容,违规内容将被删除。发表帖子即同意本声明,不同意请勿发帖。


特别提醒: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请广大用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本社区运营团队

联系我们: 如有疑问或发现违规行为,请联系管理员:kefu@foxccs.com

把失落埋葬,让快乐绽放,使梦想发芽,为青春喝彩。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foxccs@qq.com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
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 QQ交流群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4-2025 九歌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官方QQ交流群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