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历史传记] 天下格局:文明转换关口的世界

35 0
发表于 2025-1-19 15:58: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s34934481.jpg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的大历史观,用清晰的逻辑、简练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了三方面内容。

1. 第一方面是古代中国受地理环境影响所形成的“天下国家”体制,从“全球化”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内向型经济形态及其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2. 第二方面是从轴心时代中西文化的比较,延展到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以及近代以来中国被深度卷人世界贸易体系以后两种文明的互动。

3. 第三方面是现代世界全球化贸易的兴衰和以此为基础的全新世界格局,在“全球化”走入低谷的今天,中国应该坚持的道路和未来世界的方向。

许先生认为,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经济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气质。他还指出,中国传统“以人为本”的思想、“世界大同”的理念,应该成为构建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

▷编辑推荐

♦ 历史大家许倬云期许之作!

面对日益混乱的世界,一位94岁老者对当下的急切呼吁与未来世界的殷切期望:

理解中国与世界的不可分割性,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

“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中国在这个世界大变局的节点上,可以以更加开放与自信的态度走向未来。

♦ “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的大历史观!

本书从”全球化”的视角分析了两千年来中国传统内向型经济形态以及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现代世界全球化贸易的兴衰和以此为基础的全新世界格局,在“全球化”走入低谷的今天,中国应该坚持的道路和未来世界的方向。

♦ 中国传统思想的未来价值!

中国“以人为本”的文化根底有助于协调群己之间的关系,也能够矫正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的社会溃散。中国传统“以人为本”的思想、“世界大同”的理念,应该成为构建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这是许先生自始至终都对中国的未来抱有信心的主要原因。

▷名家推荐

许倬云先生是当今罕见的史学大家。他历经沧桑,胸怀天下。在本书中,他对这个时代的洞见与忧思、关怀与告诫,值得我们每个人倾听与思索。

——刘擎(大观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许倬云先生的人生故事,就是一个励志传奇,虽然他一再表示:“只愿意做个大写的人。”作为史学大家,他的睿智与博识,他的平和与远见,在华人学者中无与伦比,听他的课,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许倬云先生治学严谨,而又能以通俗的语言深人浅出,以别具一格的“大历史观”闻名于世,老先生饱经忧患离乱,数十年沧桑历尽、老而弥坚。书中所透露出来博古通今、熔铸一炉的格局,及悲天悯人的胸怀气度,读来令人感佩。

——施展(大观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许倬云先生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先知与智者,治学数十年,享誉海内外,老先生尤其难得有一颗关注常民,为众人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寻求安顿的心。

——罗翔(法学学者、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

我们希望看清中国当下的处境,乃至预见未来走向,就必须回到世界历史的纵深框架中,去理解世界文明从分隔到融合的进程,去思考中华文明在这一进程当中逐步深人、丰富的角色演变……这也是先生本书的命义之所在。

——李善友(混沌学园创始人)

作者简介:


许倬云

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1962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匹兹堡大学,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讲座教授。

1986年当选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2004年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2020年获“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2023年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2024年获第六届“唐奖·汉学奖”。

许先生学贯中西,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集中于中国上古史、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及中西文化比较。学术代表作有“古代中国三部曲”(《西周史》《型塑中国》《汉代农业》)等,另有大众史学著作“中国文化三部曲”(《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及《经纬华夏》等数十种行世。

冯俊文

湖北黄冈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国学试验班,现为匹兹堡大学亚洲中心访问学者。

天下格局:文明转换关口的世界电子书下载:


夸克网盘UC网盘
微信 支付宝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打赏作者!

免责声明

本社区仅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帖子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不代表社区立场。用户对发布内容负全责,包括版权、隐私、诽谤等,社区不承担因使用社区内容导致的损失。禁止发布侵权、隐私信息,发现侵权请联系我们。社区不负责第三方内容,用户因访问第三方内容产生的损失,社区不担责。用户须遵守规则和法律,不得发布违法、不当内容,违规内容将被删除。发表帖子即同意本声明,不同意请勿发帖。


特别提醒: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请广大用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本社区运营团队

联系我们: 如有疑问或发现违规行为,请联系管理员:kefu@foxccs.com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foxccs@qq.com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
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 QQ交流群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4-2025 九歌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官方QQ交流群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