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人文社科] 再审洞穴奇案:时隔50年

39 0
发表于 2025-2-2 18:08: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s34777391.jpg
内容简介:

1949年,美国法学家富勒在《哈佛法律评论》发表了他虚构的“洞穴奇案”。五名探险者受困于山洞,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因缺少食物,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获救之后,存活的四人被以杀人罪起诉,一审判处死刑,被告上诉至最高法院。富勒以一人分饰五角,虚拟了最高法院5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词。

50年后,《哈佛法律评论》编辑部邀请6位法官和学者再次审理该案、撰写判词,呈现对此案的重新思考与论战,并请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大卫·沙皮罗撰写评论。本书是对这11篇判词和1篇评论的完整汇集。

【作者简介】

[美]朗·富勒:美国著名法学家,新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

[美]亚历克斯·柯辛斯基: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法官。

[美]凯斯·桑斯坦: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

[美]罗宾·韦斯特: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律与哲学教授。

[美]艾伦·德肖维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荣休教授,著名律师。

[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美国联邦第十一巡回上诉法院法官。

[美]保罗·巴特勒: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教授。

[美]大卫·沙皮罗: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

【编者简介】

高凌云: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律英文译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涉外法律人才”,美国纽约州、俄勒冈州律师。

王文心:建筑师,灯光设计师,法律翻译。

再审洞穴奇案电子书下载:


夸克网盘UC网盘
微信 支付宝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打赏作者!

免责声明

本社区仅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帖子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不代表社区立场。用户对发布内容负全责,包括版权、隐私、诽谤等,社区不承担因使用社区内容导致的损失。禁止发布侵权、隐私信息,发现侵权请联系我们。社区不负责第三方内容,用户因访问第三方内容产生的损失,社区不担责。用户须遵守规则和法律,不得发布违法、不当内容,违规内容将被删除。发表帖子即同意本声明,不同意请勿发帖。


特别提醒: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请广大用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本社区运营团队

联系我们: 如有疑问或发现违规行为,请联系管理员:kefu@foxccs.com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罗幌卷,翠帘垂。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香烬落,枕函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foxccs@qq.com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
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 QQ交流群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4-2025 九歌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官方QQ交流群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